實訓營園地│我想努力做個“轉化小能手”

    2023-08-10 19:12:35 來源:湖北日報


    (資料圖片)

    在這個新媒體尤其是短視頻飛速發展的時代,在宣傳崗位待了五年的我,時常感到“本領恐慌”,只寫通訊稿已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求。為此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開通本單位的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稿件,漲了些粉絲,但閱讀量卻不盡如人意。就像第一天上課余寬宏老師說,“有正能量沒有點擊量,有主旋律沒有傳播率”,這就是我當下所處的尷尬境地。

    那么,復盤這幾天記得滿滿當當的筆記,老師們針對這個問題都給了什么解決方案呢?

    余老師說,會講故事是這個時代的基本要求,在這個前提下,精心策劃,巧妙利用熱點,借勢傳播,創新敘事方式,積極和用戶互動,都是用正能量去贏得高能量可以做出的嘗試。尤其是養成平臺大號,要學會和“網友”談戀愛,雙向奔赴,切忌像我們這樣,推送的稿件并沒有直擊用戶痛點和癢點,到頭來只是自我感動。

    張磊老師說,要在低段位里做出高水平。我們的公眾號,之所以閱讀量大多較低,究其根本就是不夠接地氣,太“端著”了,所以如戎鈺老師所說,要學習年輕化、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在運營公眾號的過程中,需要把我們通常在時政新聞稿里用的“官話”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話”,而不是簡單的把在傳統媒體上發布的稿子搬運到公眾號上,這兩者面向的是截然不同的受眾,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努力去做一個“標題匠”,做好轉換,才能贏得更多的閱讀量。

    另一個很有感觸的點是,這幾天每天都有老師會提到的一句話,大概是所有新聞工作者的格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來自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我覺得這句話套用到新聞里也是一樣的。終究是內容為王,只有當你足夠深入一線,足夠近距離接觸采訪對象和新聞線索,做好扎實的采訪,才有可能拿到最為鮮活的素材,才能產生所謂的“爆款”。“爆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建立在日復一日勤學苦練努力積累的基礎上,還需要利用一點“巧勁兒”,對新聞“時度效”做到全盤把握。

    實訓營的授課老師都是在各自領域閃閃發光的大咖,回去后我要努力將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工作中,真正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行。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全媒體實訓營第16期學員 左思甜)

    標簽:

    上一篇:肺氣腫有幾種類型?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