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富雪道 | 如祺出行快速遞表 廣汽、騰訊們繼續搶占市場

    2023-08-21 06:15:04 來源:觀點網

    觀點網 8月18日晚間,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遞表。


    (資料圖片)

    這家智慧出行平臺才于2022年4月完成10億元的A輪融資,且在數日前剛完成8.42億元的B輪融資旋即宣告IPO,進展不可謂不快速。

    就算截至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尚未實現盈利,但這并未阻礙該公司要競逐港交所“自動駕駛運營科技”第一股。

    從A輪融資到遞表時間相隔不足500天,這背后體現了如祺出行幾大股東——廣汽集團、騰訊、小馬智行的意志。

    相較于“穩扎穩打”,他們似乎更注重如祺出行所搭載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汽車)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的效率和速度。資料顯示,如祺出行目前是大灣區第二大出行服務平臺。

    虧損問題

    對于獨角獸科技企業來講,虧損從來不是問題,成長速度才是。而如祺出行,理所應當要在燒錢中度過市場擴張的前期。

    招股書顯示,如祺出行自身定位出行科技與服務公司,“致力于搭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出行科技解決方案及服務體系”。

    目前,如祺出行旗下有三大業務板塊,包括出行服務,主要包含網約車及Robotaxi服務;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數據及模型解決方案以及高精地圖;生態服務,即為司機及運力加盟商提供支持。

    其中,出行服務方面,如祺出行在成立同年2019年開始在廣州上線網約車服務,后來逐漸拓展到主要集中在大灣區的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長沙、廈門等九個城市。

    據披露,2022年如祺出行網約車服務的訂單量為6600萬單,按此計算是大灣區第二大出行服務平臺。到2023年6月30日,該數據表現為4300萬單,APP的注冊用戶數達到2160萬名。

    2020年-2022年上半年,網約車服務的交易額從4.89億元提升到17.57億元,而到今年上半年已提升至12.33億元,相比去年增速達到53.0%。

    用戶黏性也不錯,來自招股書數據,如祺出行網約車服務的用戶留存率長期高于30%,2020年至2022年的平均乘車頻率與前一年相比分別增加42.5%、37.8%和15.1%。截至2022年末,如祺出行留存1年的用戶單均經營利潤相比2021年優化284%、留存2年的用戶單均經營利潤優化195%。

    在此基礎上,如祺出行的出行服務的收入由2020年的3.99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0.13億元,并在2022年進一步增加至1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6.8%,到2023年上半年則表現為7.91億元,均占總營收比例超過8成。

    盡管網約車服務占收入的絕大部分,但如祺出行出行服務板塊真正的“明星”是Robotaxi。事實上,國內最早布局Robotaxi的出行平臺之一,近兩年正加速相關技術商業化落地。

    于2022年10月,如祺出行在廣州開啟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的商業化混合運營,宣布第三方Robotaxi立刻接入如祺出行平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這令如祺出行成為全球首個推出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如祺出行的Robotaxi服務已運營約1.85萬小時,覆蓋538個站點,完成約45.7萬公里安全試運營里程。

    生態服務方面,這是如祺出行打造網約車全場景生態的嘗試。一方面,通過線下如祺車服門店,如祺出行為司機及車輛提供購車、汽車維修及保養以及司機培訓等服務。另一方面,如祺車服也設計為Robotaxi提供車輛維修及清潔保養、充電、系統檢測、升級、數據上傳等服務。

    該公司總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幣404.0百萬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幣1,013.5百萬元,并

    進一步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幣1,368.4百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4.0%,且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616.3百萬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912.6百萬元。

    體現到營收上,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的營收分別為4.04億元、10.14億元和13.68億元和9.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4.0%。

    同期,毛虧損分別為9222萬元、2.45億元、1.46億元、7069萬元;毛利率表現從2021年的-24.2%改善到2023年上半年的-7.7%;而期內凈虧損分別為2.99億元、6.85億元、6.27億元、3.45億元。

    在招股書中,如祺出行將虧損的原因歸于公司正“對技術、人才、司機群及司機車隊擴張以及其他舉措進行持續的投資……在增加乘客和司機以及技術基礎增強方面投入大量資源。”

    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如祺出行研發投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7%、11.5%、7.7%及6.3%。另悉,截至目前如祺出行已全部動用創始輪及A輪融資所籌的40.1億元資金。

    在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如祺出行還將保持較激進的擴張態勢,直至成為市場絕對頭部之一。與其他絕大多數領域一樣,出行服務行業從來都是個零和游戲,越大的體量才意味著越強的成本控制力,況且目前看來國內網約車運力已趨向飽和。

    如祺出行亦提到,未來將通過擴大服務量及增加收入,提高毛利率,提升經營杠桿等方式實現盈利,但目前來看難以在短時間內奢求愿望成真。

    如祺出行在招股書中透露,若IPO成功,募資所得款項將分為五個部分的用途:40%募資金額用于自動駕駛及Robotaxi運營服務的研發活動,20%募資金額用于出行服務產品的升級及運營效率提升,20%募資金額用于擴大用戶群及增加市場份額,10%用于行業價值鏈中投資與并購等,剩下10%用于運營資金等用途。

    誰在培育如祺

    招股書顯示,從創立至今,如祺出行分別進行過三輪:創始輪、A輪、B輪融資,共籌集74.5億元。

    其中,投入最多的廣汽集團與騰訊是如祺出行的聯合創始方,重要合作方小馬智行是后來引入的戰投。

    除廣汽集團、騰訊和小馬智行外,參與的投資者還有:廣州公交集團、珠江系朱偉航旗下的紅峰投資、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滴滴、豐田、三井住友銀行、新加坡領先的基金平臺瑞盛亞洲等。

    同時還有廣州市內的一批產業投資基金,例如廣州工控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商貿產業投資基金和廣州國企創新基金有限公司旗下廣州廣商鑫富、廣州產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廣州科創合行、廣州科創產業、廣州開發區灣頂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

    業(有限合伙)旗下廣州開發區氫城。

    據具體的股權比例,IPO前,如祺出行由廣汽工業直接持股15.31%、廣汽工業通過廣汽集團持股18.89%;騰訊集團通過Tencent Mobility持股18.41%;廣州公交集團持股5.68%;小馬智行持股5.34%;

    國軒高科通過合肥國軒持股2.95%;朱偉航通過紅峰投資持股2.84%;Zhang Jie通過達溢投資持股2.84%;Feng Jun、孫艷紅通過China Drive持股2.84%;滴滴通過Jovial Lane持股2.84%;

    豐田、三井住友銀行等,通過由表Mirai Creation Fund II代表的SMBC信托,持股1.71%;瑞盛亞洲通過InvesPedia VCC子基金DMR持股1.68%;另外,廣州廣商鑫富和廣州工控持股1.40%;廣州科創合行持股1.05%;廣州科創產業持股0.84%;廣州開發區氫城持股0.37%等(未完全列出投資者)。

    如此堅實的官方、民間投資者基礎,為如祺出行的快速成長打下基礎。

    其中,廣州現正著力培育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大方向之一,而如祺出行是被得到幫助的一個。

    根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資料,廣州市是第一個認可其他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許可的城市、第一個發放載客測試牌照的城市、第一個批量開展 Robotaxi 技術驗證的城市、第一個為 L4 級自動駕駛車輛批量生產打造標準化流程的城市。

    體現在如祺出行身上,在2022年10月如祺出行宣布啟動Robotaxi服務兩個月后,如祺出行同小馬智行在廣汽集團AION LX車型基礎上共同開發的一款Robotaxi車型就入選廣州市示范運營車型目錄。

    今年4 月,如祺出行進一步被批準在廣州南沙開展自動駕駛示范運營,成為國內首個以專有Robotaxi車隊進行示范運營的出行服務平臺。

    而對廣汽集團來說,如祺出行是其車聯網、新能源、智能駕駛聯動,以共享出行聯系整車產業鏈,發揮資源整合的增值效果的重要平臺。

    據了解,廣汽集團已提出在2025年實現整車銷量達350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超25%。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到100萬輛,全面實現電氣化,力爭新能源汽車占自主品牌達到50%,新能源汽車搭載車聯網比例達到100%的目標。

    如祺出行則成為廣汽集團的一個重點產品體驗平臺。目前,廣汽集團旗下廣汽埃安品牌,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廠商,2023年上半年以20.93萬輛銷量、6.8%市占率排在行業第三。

    2022年10月,廣汽埃安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額182.94億元,當時投后估值就達1032億元。如祺出行此次遞表,或也可被視為廣汽埃安沖擊港交所的前奏。

    而騰訊近幾年在“智慧出行生態”上也著力頗多。據今年年初“2023 TIME DAY·騰訊智慧出行技術開放日”披露數據,騰訊在過去5年已累計投入超過2000億人民幣進行研發,在AI、大數據、云計算、驅動汽車服務體驗升級、智能駕駛等方面均有布局。

    其中,就與如祺出行Robotaxi有聯系的復雜、快速變化的城市級智能駕駛場景,騰訊最新推出了HD Air輕量級高精數據產品,預計2023年底將覆蓋50座城市。

    另一方面,重要戰投方小馬智行是中國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明星公司之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本身就是小馬智行其中一大業務板塊,如祺出行能為小馬智行提供最能實現商業化的日常乘用車落地場景。

    作為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車工業圈的一環,在如今比拼裝機量、比拼銷量的激烈競爭環境下,如祺出行是代表整車制造業的廣汽集團,代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小馬智行,產業互聯網、車聯網、自動駕駛投資方騰訊集團,產業鏈三方期望的重要落地實體。

    對投資者和如祺出行自身來說,上市只是開始。

    標簽:

    上一篇:福賽科技:預計2023年1-9月盈利,凈利潤同比變動-0.86%至6.54%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