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縣多措并舉 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

    2022-11-10 13:02:13 來源:財訊網

    以“摒除陋習、樹立新風”為重點,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和鄉村振興等工作,堅持守正創新,建立完善機制,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全縣城鄉廣大人民群眾尚儉戒奢,養成健康文明科學高尚的生活方式。

    簽名承諾,黨員干部先帶頭。2022年連城縣出臺《連城縣規范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規定》等通知,由紀檢監察機關對監督范圍內的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的婚喪喜慶事宜進行監督,落實黨員和公職人員要實行事前申報和事后報告制度,婚喪嫁娶席數不超過20桌(每桌不超過10人),禮金不超過300元,其他喜慶事宜不得宴請除近親屬以外的人員。連城縣一在職干部周雪說:“出臺《連城縣規范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規定》文件后,單位就組織我們學習文件內容,簽訂了承諾書。以前也有類似的文件,但是執行力度沒有那么大,現在家里一有什么事,社區的紅白理事會就會過來關心我們,并傳達有關注意事項。過去大家都礙于面子,搬家、孩子滿月等按照慣例都得請客,自己請客的時候人一多壓力也大,請了這個人不請那個人難免會得罪人,自己受邀請的時候不是出紅包就是買東西,經濟壓力更大,有的月份喜事特別多,一天兩三場吃都吃不過來,紅包也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F在好了,上級要求,社會宣傳,社區勸導,大家省錢省力,都樂于執行這個文件精神,都松了口氣。”連城縣通過強化黨建引領,著力構建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出臺了一系列規范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規定和抵制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意見,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得到全縣黨員干部的一致好評。

    一約四會,全縣人民齊參與。連城把村(鄉)規民約作為基層自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全縣17個鄉(鎮)248個行政村(社區),根據各自鄉情、村情制訂完善了鄉規民約和村規民約,并以培田古村落“綺里清風”家風家訓展陳館、四堡鎮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等一批家風家訓傳承基地為示范,通過顯著位置張掛、鄉村廣播車、民俗活動、廣場舞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面宣傳推廣村(鄉)規民約,推動形成“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基層自治工作格局,對村(社區)的好人好事張貼紅榜進行宣揚激勵,對不文明的反面典型予以勸導教化或張貼黑榜曝光,讓村(鄉)規民約深入人心。蓮峰鎮居民羅海濱說:“剛開始我是不能理解的,我就初一十五放個鞭炮蓮峰鎮干部和社區干部就來找我,還帶派出所的過來對我進行處罰,還用化名在黑榜曝光我,那個榜上的照片雖然打了馬賽克,但是一看就是我啊,搞得我非常尷尬,當時真的是不能理解和接受。后來我看他們不停的在各家做工作,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他們確實挺辛苦,還有靜夜守護行動。我家就在沿街店鋪的二樓,他們讓店鋪的宣傳廣告和音樂小聲一些,并且九點以后就不對外播放了,讓我真實的感受到政策的福利,我也不用和店家扯嘴皮了。關鍵是附近喪事的哀樂以前聲音又大,時間又早,天數又多,真的嚴重影響休息和睡眠。這種事說又不好說,現在只要有白事,社區干部就過去建議他們使用哀樂錄音控制音量,還對白事的天數提出了合理的要求。經過勸導我覺得清靜不少,不影響鄰里生活的情況下合理哀思,我覺得挺好的。慢慢的我從心底里也十分認可他們的工作,現在我也只在過年允許燃放的時候放一點鞭炮,開心一下,一年算下來在煙花爆竹的費用上還省了不少錢,可以給我兒子買玩具呢。”通過定規矩、立良俗、扶正氣、揚新風,連城的民風社風不斷向善向好,鄉村環境衛生變得更加干凈了,文明秩序更暢了,矛盾糾紛更少了,廣大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個覆蓋,文明村鎮迎賓客。鄉村治理是一個大課題。近年來,連城縣積極探索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形成了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智力科技支鄉協會、獎教獎學基金、志愿者隊伍、文明村鎮創建、誠信建設、基層普法等“八個全覆蓋”的連城鄉村治理模式,以有形的工作抓手促無形的鄉村文明,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其中,在新一屆(2021-2023年度)文明村鎮創建工作中,全縣 17 個鄉鎮、248 個村(社區) 已全員申報創建縣級以上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創建申報率達100%。2021年全縣各村(居)已完成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全覆蓋,共組建 1224 支志愿服務隊,其中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266支;移風易俗注冊志愿者4120人,志愿者注冊總人數達 53087 人,占全縣常住人口 21.4%。2022 年“一月一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安排表,開展“宣傳愛水護水 我們在行動”、“同心抗疫 志愿同行”、“弘揚雷鋒精神 深化文明實踐”等志愿服務活動 600余場,移風易俗相關活動240余場。宣和鎮干部吳春財說:“八個全覆蓋工作涉及到連城縣信訪局、縣委文明辦等多個部門,作為基層干部,上級多個部門主動對接鄉鎮,縣委還不定期召開八個全覆蓋的專題會議,推動各項工作在鄉鎮落地生根,這是是好事,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移風易俗工作等各項工作也有了主心骨。特別是縣委文明辦要求我們根據鄉情村情,組建隊伍完善獎懲制度后,我掛鉤的培田村就成立了培田村百姓議事平臺,采用建立“2個支部+9名干部+14個網格+20名黨員”四級責任網格治理模式,搭建黨員服務驛站、“萬安橋下說事”、南山書院研學等服務議事平臺,還將全村劃分為14個網格區域(新村7個、老村7個),由14名黨員擔任14個網格區域的網格長。今年以來依托培田古村落的家風家訓館共開展“家風家訓”、“春耕節”等主題黨日活動及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多場次,入戶宣傳聯系群眾800余人次,協調解決工藝傳承、十番樂隊培訓、環境整治等各類問題120個,真正做到了黨建引領“小網格”治理發揮“大作用”,有了上級各部門的推動和指導,我們的工作也更有干勁了。如今,宣和鎮培田古村落的“綺里清風”家風家訓展覽館已經成為八方游客的重要“打卡點”,除了培田的居民,游客們徜徉在一條條家訓、家規的字里行間,感悟“文墨之鄉”耕讀傳家之風以及重品尚德的家風家訓,真是好不熱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港產電競科創VAR LIVE完成A輪融資 宏寰領投 估值8000萬美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
    產品
    更多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