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種植面積遠低于預期!——高老師帶你回顧與展望油脂油料行情!

    2023-07-06 11:34:41 來源:新浪財經

    導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艷:上海邦成信息部經理,從事油脂油料產業研究超十年。熟悉油脂油料品種基本面和供需分析,擁有系統成熟的國內外產業鏈數據,擅長市場邏輯分析和交易策略的發現。

    核心觀點:我先簡單總結一下上半年整個油脂油料的行情,包括三季度行情的展望。今天的分享概括來說就是上半年宏觀的影響,包括需求的驅動在減弱,然后供應端的變化會主導接下來油脂階段性的走勢。

    正文

    大家晚上好,感謝牛錢網的邀請,我是上海邦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高艷,今天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油脂油料的行情。

    咱們這次會議交流的時間點很巧妙,一是上半年結束,下半年的交易才剛開始,二是美國種植面積的公布,這個報告是出乎意料的。

    我先簡單總結一下上半年整個油脂油料的行情,包括三季度行情的展望。今天的分享概括來說就是上半年宏觀的影響,包括需求的驅動在減弱,然后供應端的變化會主導接下來油脂階段性的走勢。

    整個油脂市場在3~5月份,受國外宏觀風險拖累,國內油脂基本上大跌2000點以上,在6月份出現了1000點以上的反彈。反彈初期主要是受生柴政策下的需求預期的推動,但是后來隨著 EPA參考政策公布以后,需求端的交易基本上告一段落,然后市場開始轉向交易供應端的變化。包括接下來我們要重點產地的天氣情況,以及種植面積等因素。

    01宏觀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宏觀的整體情況。整個全球經濟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比較高,抗通脹還是歐美首要的目標。但是國內的經濟相對來說是處在復蘇初期,所以整個商品指數是處在震蕩反彈的階段,包括油脂板塊。

    原油還是一個多空拉鋸走勢震蕩的階段,短期來看,走出明顯的趨勢性行情比較困難,除非有新的消息面因素的驅動。

    然后人民幣匯率在持續的貶值,導致整個油脂的進口成本上升,所以對近期國內盤面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撐,不管是油脂還是粕類,整體的走勢都是比預期要強于國外。

    雖然后面有可能會加強外匯的干預,國家對大幅貶值的容忍度也不高,但是短期單從人民幣的影響來說,相對來說還是偏正面的,后面需要繼續跟蹤外匯方面的變化。

    02需求端的變化

    當前國內經濟處于疫情以后的復蘇階段,需求也是在逐漸恢復,主要體現在旅游餐飲服務業的復蘇。所以油脂本身需求有比較明顯的恢復,根據我們這邊的追蹤,豆油、棕櫚油、菜油的消費基本上已經到了除去年以外前幾年的均值水平。

    從美豆上半年的走勢來看,從3月份開始,出現了單邊的大幅下跌,這一階段主要交易的是巴西的豐產,還有國外銀行業危機的爆發,整體市場悲觀情緒的擴散。然后到了5月底6月初的時候,出現了大幅的反彈,其實更多的是美豆油的帶動。所以從盤面來看,美豆油的走勢是要比美豆更強。這個就是需求端的驅動,生柴政策驅動下美豆油的領漲,后面就是干旱天氣的發酵,所以說盤面從5月底開始出現反彈。

    雖然說受降雨預期的影響,盤面出現了一點回落,但是在周五晚上最新的種植面積報告公布了以后,出現了6%以上的大幅上漲,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一波反彈是由需求到供應端整個驅動的接力。

    03供應端的情況

    隨著 EPA生柴政策的公布,美豆油的利好出盡,需求端的驅動很明顯在減弱了,后面市場開始轉向天氣題材包括供應端的炒作。

    我們解讀一下最新報告的情況,報告中季度庫存是7.96億蒲,低于預期。報告給出的美豆種植面積是8350萬英畝,3月份的預估數據是8750萬,低了400萬英畝。明顯低于市場預期。

    不管是什么原因,是玉米相對大豆有更好的種植收益,然后導致大豆的面積被擠占或者是其他因素的影響,反正短期內報告給出的種植面積很難被證偽。現在市場的確是按照新出的報告去交易的,如果市場交易按52的單產去測算,這一次的美豆播種面積對大豆的產量的影響應該是接近2億蒲的下調,甚至更低,而且后面52的單產是不是還有進一步下滑的空間,是比較難說的,如果繼續往下調,新作美豆的庫存將會重新回到一個極低的水平。

    因為 USDA的面積數據一般來說在7~9月份是比較穩定的,而且按照往年的經驗來說,最終的面積數據都要比6月份的預測要低,所以這個報告確定了新豆供應量的下滑,奠定了后面美豆供應會偏緊的基調。

    前期受干旱影響,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6月初美豆優良率從60%以上一路下滑,最新只有接近50%的水平,處在近幾年同期的最低水平。所以說美豆在舊作庫存偏緊,新作的種植面積大幅下調的背景下,市場對的天氣敏感度會更高,雖然短期預報有降雨,但是對土壤傷情的改善還是需要更多的降雨去補充。所以在7~8月美豆的關鍵生長期期間,整個天氣的炒作可能還會反復。

    04國內油脂情況

    整體來看國內的油脂是跟隨外盤的走勢,國外的交易重心在供應端,國內可能受產地的供應端影響偏多,對價格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但是國內品種本身就會交易基本面的情況。

    分品種來看,首先是大豆類,我們這邊平衡表預估2023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會超過1億噸,年度的壓榨總量預計接近9300萬噸。從海關數據也能看出來,受前期巴西豆的大量買船影響,5~7月份,大豆從集中到港進入壓榨環節,整個油和粕的庫存都是出現了明顯的累積,預計7月份大豆的到港量還是處在極高的水平,所以至少7月份還會出現庫存繼續累積的狀態。

    后面不排除8月份的庫存還會繼續上升的可能,供應壓力的減輕可能要到9月份以后,庫存會出現拐點的情況。然后從買船數據也可以看到,7月開始下滑,在巴西和美豆的交接過程中,整個大豆的買船數據還是偏低的。

    所以后面美豆炒新作有空間的話,在巴西豆油出口窗口期過了以后,注意力開始轉向美豆供應的美豆成本端,包括榨季會對國內的盤面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然后是棕櫚油,最近市場也是在關注厄爾尼諾對東南亞產量的影響,根據現在的情況來說,厄爾尼諾還是處在一個偏微弱的狀態,更多的是短期的炒作。

    而且厄爾尼諾對棕櫚油的產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本身三季度就是棕櫚油季節性的增產季,所以后面在棕櫚油這一塊,市場關注的重點可能是產量的增幅,是不是如預期那樣的增長,然后減產題材是有待進一步驗證的。

    產地出口的話,本身是比較缺乏亮點的過程,印度植物油庫存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整個增產季不會出現提前大量采購的情況。所以說產地短期還是面臨銷售壓力,預估整個產地還是在一個季節性累庫的階段。

    國內棕櫚油的話,庫存大概在40萬噸左右,雖然說前期的買船裝運延后,可能7月份會出現短暫的累庫過程,但是整體預計庫存是沒有太大的回升空間的,還是處在40-50萬噸的偏低水平。但是棕櫚油受到港時間比較短的影響,它的買船的彈性空間比較大。所以國內棕櫚油供應的情況,主要看產地的銷售壓力,還有能不能給出進口的窗口。

    然后是菜油,2022和2023年度菜籽的進口量是大幅的增加,2023年是433萬,上一年度只有220萬,然后整個菜籽的壓榨量以及菜油進口量的增加,推高了菜油的庫存,接近50萬噸左右的水平,升到了近幾年的高位。

    但是前期中國持續大量采購菜籽,再加上加拿大菜籽壓榨需求比較旺盛,所以目前加拿大那邊舊作可供出口量很有限,所以報價也是持續堅挺。

    國內在7~9月份菜籽的到港量預估會逐步下降,整個菜籽類進口難度的增加,包括進口量預期的下滑,菜油后期的供應會處在逐步減量的過程。所以市場預計7月以后可能會迎來庫存拐點,新作基本上要到10月份甚至以后再陸續到國內。

    新作那邊就關注天氣還有產量的情況。

    總結一下豆油、棕櫚油、菜油的供需情況。棕櫚油現在的庫存壓力不大,后面重點在于產地的銷售壓力,還有買船和到港的節奏;豆油短期還是在庫存累積的過程中,7月份可能還會繼續的累庫,主要是看油廠這邊大豆的壓榨節奏對庫存高點的影響;菜油預計可能現在已經是在庫存拐點的臨近期,庫存會有出現下降的趨勢。

    05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美豆報告的利多,包括后面天氣敏感度的增加,對整體油脂油料有一個易漲難跌的支撐。三季度市場的交易重心會轉向供應端的變化,國內盤面更多是受成本端的驅動,以跟隨外盤的走勢為主。國外交易的核心在于7~8月作物關鍵生長期產量的定調,國內更多的會去交易庫存預期的變化,品種間庫存預期的不同可能會造成結構性的差異。

    標簽:

    上一篇:品味多彩文化 畢業旅行成暑期游熱門-環球快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