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騎行 健康運動

    2023-08-09 11:50:07 來源:鳳凰網(wǎng)

    騎行


    【資料圖】

    劉玉雷

    騎行是一種健康的出行方式,是能讓人充分享受旅行過程之美的運動。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健身熱情高漲,愛上騎行運動的人越來越多。眼下正是騎行的好時節(jié),或與家人一起,或約上三五好友,騎上車出發(fā),一起享受騎行帶來的樂趣。

    騎行運動益處多

    改善心血管功能 人在騎自行車的過程中,手臂和軀干相對靜止,兩條腿來回蹬踏,下肢的血液供給量相對較多,心跳往往會比平時加快2-3倍。騎車時腿部的運動,能夠把血液從血管末梢擠壓運輸回心臟,強化了微血管組織,這在醫(yī)學上叫作“附帶循環(huán)”。長期、規(guī)律地進行騎行運動,能使人的心肌收縮有力,增強心臟功能,同時促進外周血管的微循環(huán)。因此,騎行是預防心臟病的最佳運動之一。

    強化肺功能 騎行運動會增加肺部肌肉的收縮能力和肺通氣量,長期堅持鍛煉能顯著增加肺活量。同時,因為騎行是室外運動,人在較好的空氣質(zhì)量環(huán)境下,配合增加的肺通氣量,會明顯提高肺的呼吸功能。

    預防大腦老化 現(xiàn)代運動醫(yī)學研究證實,騎自行車是異側(cè)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側(cè)大腦功能同時得到開發(fā),防止大腦早衰及偏廢。騎行還會使人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幫助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因此,人騎行一段時間后,會覺得大腦更清醒。

    增強肢體協(xié)調(diào)性 人在騎行時,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四肢的協(xié)調(diào)性,同時可以有效地鍛煉髖、膝、踝關節(jié),調(diào)動頸、背、臂、腹、腰、腹股溝、臀部等處的肌肉、關節(jié)和韌帶,從而促進全身肌肉的協(xié)調(diào)性。

    減肥瘦身塑形 騎行是周期性的有氧運動,可使鍛煉者消耗較多的能量,燃燒更多的脂肪,同時塑造結(jié)實的肌肉,能使身形更為勻稱。

    促進心理健康 經(jīng)常騎行能夠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焦慮和沮喪情緒,培養(yǎng)樂觀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此外,相比其他運動方式,騎行運動還有簡單、安全、環(huán)保、經(jīng)濟等優(yōu)勢。

    科學騎行要注意什么

    雖然騎行運動益處多多,但是也要注意科學鍛煉。以下注意事項,務必牢記:

    1.有些特殊人群,包括重度高血壓患者、高度近視者、嚴重的下肢關節(jié)疾病患者等,不適宜進行騎行運動。對于嚴重的痔瘡患者來說,長期騎行可能加重病情。

    2.選擇合適的車型,尤其要注意調(diào)整座椅的高度和舒適度。選購自行車時,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高、體重、身材比例來選擇適合的自行車。如果自行車太大或座椅太高,會造成騎車者身體不舒服,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容易摔倒,還可能會導致疾病。

    3.騎車姿勢非常關鍵。騎車者身體過度前傾時,為了觀察前方路況,必然要抬頭、仰頸。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可造成頸部肌肉緊張。而騎車時腰部過屈的姿勢,會增加腰椎間盤的負擔,久而久之會增加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風險。因此,騎行者要注意保持正確的騎車姿勢。當騎車時間較長時,要注意變換騎車姿勢,并適當休息。

    4.堅持循序漸進地鍛煉,不片面追求力量和速度。有些騎行愛好者只追求力量和速度,沒有經(jīng)過長期訓練就突然高速騎行、長途騎行,這樣對身體的傷害很大,嚴重者可能導致關節(jié)積液、炎癥,甚至軟骨和半月板損傷。

    此外,騎行也有遭遇外傷和交通意外的風險,因此騎行前要規(guī)劃好路線,不要選擇坎坷不平的道路,遵守交通規(guī)則,戴好頭盔以避免腦外傷和骨折。祝愿所有騎行愛好者合理科學運動,獲得身心健康。

    (甘肅日報)

    標簽:

    上一篇:新發(fā)現(xiàn):長海大長山島西草坨巖畫(畫廊)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