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姜曉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需加快數字化轉型
8月27日,在2023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第二屆中國-東盟營商環境治理人才培養論壇”上,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姜曉萍以《數字驅動營商環境的機遇與挑戰》為題作主旨演講。她說,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需要加快數字化轉型。
數字中國驅動營商環境的數字化轉型。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營商環境更加優化,電子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數字鴻溝加速彌合。
(相關資料圖)
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姜曉萍作主旨演講
姜曉萍說,數字驅動營商環境的關鍵要素包括技術基礎、制度激勵、關系重構、平臺支撐等。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迭代,以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數智驅動營商環境提供了技術基礎條件。
制度激勵則是指國家鼓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政府改革、加快經濟轉型和創新社會治理。同時,通過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府部門數字治理水平,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路徑。
平臺保障表現為技術的迭代升級和數據共享機制的不斷完善使得構建全國統一的“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成為可能。在“數字政府”和“智慧政府”建設中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可以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營商政務信息共享應用平臺,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推動數據共享運用,營商服務與監管活動將向數字空間遷移,將數字化和智慧化技術運用到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等政務服務場景中,實現常規高頻事項的“最多跑一次”“不見面”辦理,促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升級。
此外,技術革新下政府部門主導建立的信息共享應用平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務服務平臺和網站在線服務,及時發布政務信息,主動回應市場主體,加強官民高效互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利于構建新型的親清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
姜曉萍說,“企業營商活動與政府公共部門存在著密切的互動,政企互動過程中的政商關系是營商環境質量的關鍵要素,也是促進數智化營商環境良性長效發展的關鍵。”
她表示,通過數字化轉型,將對營商環境產生諸多積極影響,包括信息透明度提升、簡化流程、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創新和創業環境改善、減少腐敗和不當行為、增加全球化合作機會、推動金融服務創新等。
盡管如此,數字驅動營商環境面臨數字鴻溝、安全與隱私問題、技術更新壓力、人才短缺、法律法規不適應、引發次生風險、數據壁壘、技術依賴等挑戰。
那么,數字驅動營商環境如何實現?姜曉萍認為,要厘清數字營商環境的治理邏輯、促進數據融通營造良好營商生態、探索數字驅動供需銜接的回應性治理、促進數字賦能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流程、完善數字營商的環境政策法律體系、構建數字營商環境風險監測平臺、完善數字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等。
姜曉萍說,打造數字營商環境,其本質在于以數字化技術充分匯聚營商數據,打通數據共享交換渠道,充分挖掘數據應用場景,在此基礎上構建適宜于產業發展的營商生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袁航
編輯 羅秋紅
二審 石云華
三審 岳振
標簽:


圖個輕松官網為什么打不開 我愛p圖圖個輕松皮卡劇創作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