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享受更公平、更優質的教育?

    2023-08-30 17:45:07 來源:騰訊網

    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是深圳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需要面對的挑戰。

    如何解決?說起來很簡單,一是做大“蛋糕”,二是分好“蛋糕”。但做起來卻不容易。

    以鹽田區為例,缺少名校一直是鹽田人民心中的痛。官方說法是“在全市叫得響、有影響的學校不多”。直到去年,鹽田才實現名校合作“零突破”——深圳市高級中學鹽田學校開始招生。


    (資料圖片)

    名校來了,學位如何分配,也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什么是名校?什么是優質教育資源?對于家長來說,就是大家都擠破腦袋想把孩子送進去的學校。所以,深圳市高級中學鹽田學校學位競爭十分激烈。按照積分入學、就近入學原則,周邊買了房的家庭有競爭優勢,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優先享受名校學位。

    然而,這卻不符合名校和主管部門的初衷。市里的名校到區里辦學,官方說法是希望帶動區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這并非一句口號,而是有深層次的邏輯。名校之所以是名校,最重要的是兩點:一是生源,二是師資。所以名校一般希望通過大學區招生,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另一方面,區里千辛萬苦引進一所名校,也不希望只輻射周邊幾個小區,這很好理解。

    為了用好名校資源,鹽田區通過設立大學區,采取“積分入學+隨機排位”制度分配學位。60%的學位優先保障積分高的家庭;40%的學位用于“隨機排位”(俗稱抽簽),讓非深戶租房家庭的孩子也有會上名校。

    這樣的分配方式看上完美,但因為學位競爭過于激烈,讓不少鹽田戶籍有房家庭的孩子不能直接憑積分入學,面臨與非深戶家庭孩子一起參加“抽簽”的尷尬境地。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局動了原本屬于他們的“蛋糕”,這不公平。

    其實,怎么分配才算公平,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說名校學位跟住房綁定就是最公平的,其他家庭靠“抽簽”分到一小塊“蛋糕”就有多不公平。公平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引入一所新的名校,按照大多數家庭的利益探索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創新,也是有必要的。

    引發矛盾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優質教育資源太稀缺。如果把“蛋糕”做得更大,在分配時也能夠更好地照顧各方利益,讓更多孩子享受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

    優質教育資源稀缺也不只是鹽田區的問題,在深圳各區都存在這個問題。今年因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第一批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深圳各區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更加激烈。即便是在名校眾多的福田區,也有多所名校的錄取積分較去年上漲1~3分,家長們需要拼買房時間。

    不可否認,名校稀缺是鹽田義務教育的短板,但也要看到,鹽田教育“盤子”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僅17所,其中小學 11所、初中3所、九年一貫學校2所、完全中學1所。每引進一所名校,對鹽田教育質量都有很大帶動作用。正因為如此,鹽田在教育改革創新、促優質均衡發展方面可以輕裝上陣、加速奔跑,期待鹽田持續加大優質學位供應,不斷優化招生制度,把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辦成群眾心目中的好學校。

    執筆: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 蔣清君

    標簽:

    上一篇:激光雷達+電池車身一體化:零跑B11即將亮相慕尼黑 定位中大型SUV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