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打了!這個區,掀翻了22個省會!

    2023-08-09 12:01:58 來源:城市財經

    作者:余飛

    01


    【資料圖】

    南山區第一

    不久前,我寫過一篇《這個縣級市,掀翻了8個省會》的文章,指出中國第一縣級市昆山的產業、經濟實力,超過了8個省會與首府城市。

    在那篇文章的討論中,只涵蓋了縣與縣級市,這篇文章來說說哪些區最強。

    在行政級別上,縣、縣級市、區都處在同一級別,區別在于區沒有獨立的財政,而縣與縣級市都有獨立的財政。

    8月8日,賽迪顧問發布了“2023賽迪百強區”,對全國(不含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所有市轄區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首先解釋一下,這份榜單是不包含直轄市、港澳臺地區的區。所以,在這份榜單上,看不到北京、上海、天津、重慶下轄的區。

    榜單延續“雙門檻”評價原則,即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采用23個指標建構的城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從經濟實力、增長動力、內生支撐、區域能級和共享發展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從百強區名單可以看到:

    第一,排在第一名也就是深圳南山區,這是南山區連續第六年蟬聯第一。

    第二,深圳下轄的10個區中,有6個區上榜,并且包攬了冠軍、亞軍,前五中,有4個區是深圳的。廣州的天河區位居第三。

    十強區分別是深圳南山區、深圳福田區、廣州天河區、深圳寶安區、深圳龍崗區、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蘇州吳江區、佛山南海區、長沙雨花區。

    第三,從省角度來看,廣東、江蘇的百強區最多,各17個。

    其次是浙江、四川各13個,湖北9個,山東6個,湖南6個,安徽5個,福建4個,河北、陜西、云南各2個,遼寧、山西、河南、廣西各1個。

    吉林、黑龍江、江西、貴州、海南、西藏、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均掛零。

    第四,從大區域來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上榜59個、22個、18個和1個城區。

    02

    浦東新區掀翻了22個省會

    南山區為何這么強悍,連續6年蟬聯第一?其實上海的浦東新區,才是最牛的。

    從GDP角度來看,如果按照賽迪顧問的統計口徑,也即不計算直轄市所轄的區,南山GDP位居第一位。

    如果算上直轄市所轄區,南山區位居全國第三。2022年南山區8305.88億元,是廣東省唯一一個GDP突破8000億的區 ,僅次于上海的浦東新區、北京的海淀區。

    而且,從GDP角度來看,南山區的GDP超過了16個省會與首府城市,包括沈陽、昆明、南昌、石家莊、長春、太原、哈爾濱、南寧、貴陽、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銀川、海口、西寧、拉薩。北京的海淀區同樣如此。

    上海浦東新區更猛,浦東新區一個區GDP高達16013.4億,掀翻22個省會與首府,比如長沙、鄭州、福州、濟南、合肥、西安、沈陽、昆明、南昌、石家莊、長春、太原、哈爾濱、南寧、貴陽、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銀川、海口、西寧、拉薩。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浦東、海淀、南山為何這么猛?因為產業超強。

    浦東有陸家嘴,海淀有中關村,南山有粵海街道,都是大名鼎鼎。

    中國頂尖的金融企業都集中在陸家嘴,而北京的互聯網大廠也都基本集中在中關村。

    南山的一條粵海街道,東起沙河西路,西接南海大道,南至東濱路,北到北環大道,南山區粵海街道的總面積僅20.99平方千米,卻建有30余所國內知名院校的產學研基地,坐擁112家上市公司,騰訊、大疆、中興、金蝶、TCL等行業巨頭公司均在此發跡。

    網友們甚至戲稱,美國與中國的博弈,實際上是美國與南山一條粵海街道進行博弈。

    最關鍵的是,浦東不只有陸家嘴,海淀不只有中關村,南山也不只有粵海街道。

    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未來車、數據港,是浦東新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硬核產業。

    2021年全區六大產業規模總量邁上萬億級,其中,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1800億元,其產業銷售占上海71%,占全國15%左右;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2700億元,占上海近50%;此外,成套設備、航空航天制造、汽車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規模也分別達到了1427億元、111億元、3667億元、2965億元。

    海淀區方面,截至2022年底,海淀區共有企業25.3萬家,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萬余家,僅2022年當年新設企業3.5萬戶,增長58.5%。2022年,海淀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研發經費支出達到2038.3億元,同比增長7.8%,占北京市52.7%。海淀區研發投入強度高于韓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強度。

    同樣,海淀區還是全國頂尖大學最為集中的地方。根據教育部數據,北京共有67所本科高校,海淀一區就占了29個,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雙一流大學,包括北大、清華、人大等。

    南山區方面,中國科創看深圳,深圳科創看南山。來看幾組數據:

    第一,南山以深圳市1/10的人口和土地,貢獻了全市1/4的GDP、1/3的上市公司數量。

    第二,一個南山區雄踞著204家上市公司,相當于每平方公里出產超過1家上市公司,密度全國第一。一個區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全國絕大多數城市。

    制圖:城市財經

    第三,2022年年中,南山區累計國內有效發明專利92283件,占全市41.8%,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11.5件,為全市4.1倍、全國23.6倍。

    第四,南山區上市企業中,超過70%為科技創新型企業,123家企業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且上市企業中,約75%的企業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約53%的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不僅有騰訊、中興通訊、邁瑞醫療等龍頭企業,也涌現出了德方納米、芯海科技、銳明技術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以上三個中國最牛的區,個頂個的能打,不僅能掀翻大多數省會城市,還能掀翻不少省。

    03

    產業強才是王道

    當然,浦東、海淀、南山都是頂層設計的結果,政策優勢明顯,其他城市的區只能艷羨,無法望其項背。

    但是,透過三個區的實力,可以看到,支撐他們強大的底色,是產業,是金融產業、是科技產業,是新興工業。

    產業才是一個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強大的靠山。

    產業對于城市重要性無以復加。城市的興盛,必然是產業的興盛,城市的衰弱,必然也是產業衰弱引發的。

    浦東、海淀、南山都是依靠產業出圈。同樣,之前寫過的百強縣中,昆山能穩居第一,依靠的也是強大的產業。一個昆山就擁有一個5000億產業集群,12個百億產業集群,這是很多省會城市都艷羨不已的實力。

    同樣能位居百強縣的義烏、慈溪、晉江、邵東,都有拿手絕活。

    義烏,其憑借全球小商品之都的名號,其風頭和知名度蓋過了其隸屬的地級市金華。

    慈溪全國小家電聞名,占領全球30%以上的份額,公牛插座就出自這里,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棉拖鞋產業帶,每年賣出去的拖鞋可繞地球四圈半。

    晉江鞋服聞名世界,我們耳熟能詳的安踏、特步和361度都來自晉江。

    比如邵陽下轄的邵東,打火機之都,打火機產業占全球70%的份額。紹興下轄的嵊州,領帶產業占全國90%、全球80%的份額。商丘虞城縣,鋼卷尺占全國85%的市場份額。

    產業強,則城市強,產業有潛力,則城市有潛力。

    只能認清自身,挖掘自身,不要故步自封,掌舵人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為自己的城市爭取到好的投資,然后要耐得住寂寞,持續加持自身的產業,但求本心,無問西東,才有成功的希望。

    當然,追求產業的同時,也要有前瞻眼光。要適應這個時代,對產業進行轉型。

    無論什么城市,最忌諱的是對資源或者某一個產業過度依賴。

    因為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產業是牢靠的,要緊跟時代步伐,緊隨科技步伐,利用科技的力量賦能自身的產業升級,跟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才能立于潮頭之上。

    這是南北城市如今差距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人口不斷流失的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尋求破解之道的不二法門。

    標簽:

    上一篇:科學騎行 健康運動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