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聞|9.9元一套寫真,數千人排隊“嘗鮮”,生成式AI風險多

    2023-08-09 15:53:32 來源:東方資訊


    (資料圖)

    上傳20張以上照片,再支付9.9元,選擇喜歡的模板,生成自己的“數字分身”,效果以假亂真,堪比市場價幾十元甚至幾百元的藝術照。最近,一款名叫“妙鴨相機”(以下簡稱“妙鴨”)的小程序在互聯網上火爆出圈。

    9.9元的平民定價、簡單的玩法、驚喜的效果,加之裂變技巧,不到一周時間,妙鴨相機就成為爆款。在使用高峰,一晚上就有 5000 多人排隊使用,用戶可能要等上幾小時甚至十幾小時,才能拿到屬于自己的作品。有網友直言:“和線下動輒幾百上千的拍照體驗相比,真是太香了。”

    隨著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用戶分享著這份“9.9元帶來的快樂”時,爭議問題也隨之而來,網友開始擔心上傳那么多個人照片,安全嗎?應用方是否會將用戶照片挪作他用?若上傳的照片被用于AI模型訓練,那用戶的一些面部特征是否會出現在其他地方的生成圖片?而這些不僅僅是妙鴨相機,也是更多需要上傳照片的相機應用所面臨的問題。

    網友們的擔憂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隨著AI模型迭代,訓練數據集的擴大、算法的迭代以及算力水平的提升,AI生成內容越來越逼真,內容侵權、信息造假、AI欺詐等風險讓人不得不在心里多留幾個心眼。

    據上海辟謠平臺調查發現,妙鴨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的一種應用。生成式AI將改變工作方式、重塑商業模式,越來越多的企業已開始積極探索相關應用,以期提升創新效率、實現高質增長,隨著它的走紅,如何預防技術風險和信息安全風險,顯得愈發重要。

    AI相機靠譜嗎

    生成式AI帶來敏感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朝陽區居民阿珊表示,看到大家在朋友圈發妙鴨相機生成的照片,很想嘗試。但在體驗中發現需要上傳20張照片,這一要求直接將其勸退,“向一個APP里傳這么多我的照片,感覺很不安全”。

    一次性上傳20張照片才能生成“數字分身”的前提同樣勸退了從事技術工作的孟小姐,“我看了同事的成品,發現最后的結果與上傳照片質量很有關系——上傳的照片越清晰、越正面,最后產生的作品越真實。但是,我把自己的照片交給這樣一個小程序,安全嗎?我上傳的照片,以及生成的圖片,企業會妥善處理嗎?”她還做了一個實驗:使用妙鴨生成的畫像,能成功騙過那些采用圖片比對進行人臉識別的應用,“如果有人用我的‘數字分身’從事不法行為,我能免責嗎?”

    妙鴨小程序的自我介紹

    標簽:

    上一篇:論壇丨發揮能源數字經濟作用 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下一篇:最后一頁
    概念
    平臺
    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