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非諸葛亮,也非司馬懿,此人才是三國謀士中的無冕之王!
(資料圖片)
戰爭永遠是中國歷史避不開的一個話題,中國歷史的的大趨勢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每一次的和平年代只是為了下一次戰爭做準備。在戰爭中,我國一直將它視為一場“藝術”,并不是正面硬碰硬的莽夫對拼。早在《戰國策》中就提出了“攻心”的概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以在古代戰爭除了主將還要配備相應的副將和軍師,有的時候叫祭酒。軍師的作用就是幫助主將出謀劃策的。要說謀士最多的,還是要說誰三國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頂級的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司馬懿,周瑜等等,這些人論智謀可以說不相上下,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但是要讓小編選一個無冕之王的話,小便時不會選擇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這些人的,因為小編心中早就有了人選,那就是號稱“毒士”的賈詡。賈詡在三國時期的名氣說實在的并不大,特別是他的身邊站著郭嘉,司馬懿,荀彧,程昱這樣同樣是頂尖謀士的一批人。
但是賈詡厲害在什么地方?他厲害就厲害在一個“毒”字。古語云“無毒不丈夫”,賈詡更是將這份毒發揮到了極致。首先就是賈詡是真正意義上的草根出身,比著諸葛亮司馬與周瑜這些青年才俊,背后還有靠山的人來說,賈詡什么也沒有,他是通過“舉孝廉”才當上官的,在賈詡第一次露面的時候就已經四十三歲了。
大器晚成的他先后在董卓和張秀手下待過,在董卓手下的時候,董卓是各路君主中最強大的。在張秀手下的時候,也是出謀劃策,最后借由曹操睡了自己嫂嫂為由,張秀戰敗之后反叛,大敗曹操,甚至在這場戰役中曹操損失了長子曹昂和大將典韋。論高層勢力的損失,比赤壁之戰還大。
后來賈詡又跟著張秀一起投靠了曹操,官渡之戰中,郭嘉用了十勝十敗論安了曹操的心,賈詡只用了兩個字“快攻”,幫助曹操一句打下了烏巢,徹底奠定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在后來的赤壁之戰中賈詡曾經進言“別去”二字,可惜曹操這個時候膨脹了,所以敗得很慘。平定西涼的時候賈詡同樣說了“離間”二字,結果理解了韓遂和馬騰,這才一舉鏟除了馬家。
雖然加速一生官職都不高,但是他的能力不可小覷,他總是別默默地隱在幕后,出其不意的來一計狠的,將敵人徹底推向深淵。賈詡官職不高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出身太低,所以沒有辦法提拔他。還有就是他的能力太偏了,只能當謀士,不能像諸葛亮周瑜一樣搞政治,所以他也是大隱隱于朝的態度,最終在七十七歲的時候去世了。
標簽:


朝鮮召開重要會議,“做好一切戰爭準備”列入議程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