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各地加緊開展秋收作業
立秋時節,重慶市水稻、高粱等多種糧食作物進入收獲期。連日來,各地搶抓晴好天氣開展秋收作業,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效果明顯。
(相關資料圖)
進入8月,不少區縣的高粱喜迎豐收。在墊江、榮昌的種植基地,顆粒飽滿的高粱籽擠滿穗頭,不時泛起陣陣紅浪。伴著隆隆轟鳴聲,收割機將粒粒高粱收入“囊中”。通過全程機械化,高粱種植效率明顯提升,成本也下降了不少。
重慶效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云遠告訴記者,節約了成本70%,所以就是一畝地要節約300塊錢以上。
墊江縣永平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李莉表示,采取全程機械化耕田、播種、收割,全鎮6000畝高粱產生的效益,可使每戶農民增收3000到4000元。
在綦江東溪鎮,5000多畝高粱種植前就已經有了買家。鎮里與高粱類食品加工企業簽定種植、收購協議,“訂單農業”給農戶們吃下了“定心丸”。
綦江區東溪鎮副鎮長王光強介紹,統一由企業提供種子,統一提供技術服務,高粱成熟后按2.1元每斤的價格,統一進行收購。
在永川朱沱鎮馬道子村,800多畝水稻已經成熟,微風吹來,稻香陣陣。種糧大戶羅永勇告訴記者,得益于全程社會化服務,今年的收成不錯,自己也更加省心。
永川區朱沱鎮馬道子村種糧大戶羅永勇說:“包含育秧、耕地、收割,還有統防統治,這些都是全程機械化,我們的產量每畝增長50公斤左右。”
永川區糧食作物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唐科明告訴記者,減少了農戶在水稻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支出,通過全程機械化作業,每畝為農戶減少成本400元以上。
在云陽、酉陽等地,大豆玉米(高粱)帶狀復合種植也迎來田間測產。與傳統種植技術相比,復合種植模式通過利用不同作物的“身高差”,實現“一地雙收”,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還能改善土壤質量。
云陽縣鳳鳴鎮種糧大戶吳建軍說:“我一畝地比以前多收700元左右。”
云陽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歐崗表示,在確保玉米、高粱不減產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
標簽:
-
10
2023-08網友稱南昌地鐵指示牌把“China”拼錯成“Chian”地鐵工作人員:接到反饋已更改 具體是什么情況?
【網友稱南昌地鐵指示牌把“China”拼錯成“Chian”,地鐵工作人員:接 -
10
2023-08被誤解的軍事天才,蒙受冤屈二千多年,差點改變歷史
被誤解的軍事天才,蒙受冤屈二千多年,差點改變歷史,戰國時期,各國之 -
10
2023-08《長相思》中除了楊紫,也被這9位女演員驚艷,其中不乏童年女神
《長相思》播出過半,確實是暑期爆款。有人說女主角楊紫再度“帶火”幾 -
10
2023-08奧特樂西安連開十店 迅速躥紅成全城爆款
晚上9點,奧特樂萬象天地店里人頭攢動,排隊等待購買商品的市民不在少


【楊俠光 先生】《經典文學專輯》【神州文學家園】隆重推薦 2023081005
